将转化过程中的"墙"变为"桥"——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赴河北工业大学雄安工业研究院交流对接


2025年6月24日,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金、副院长许铮铧率学院科研骨干团队赴河北工业大学雄安工业研究院开展专题交流。双方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及雄安新区大健康产业布局展开深度研讨,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交流团队实地参观了“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重点项目,重点关注伏羲农场智慧农业、中国星网卫星应用、北斗地下空间定位等前沿技术场景,并对生物医药大健康专题展区的AI辅助诊断、中医智能系统等成果进行调研。在雄安智慧体验馆,双方深入探讨雄安新区规划理念与产业政策导向,为后续合作锚定方向。

接下来,双方成员在雄安机器人大厦进行了座谈交流活动。首先,许铮铧副院长介绍学院整体发展情况,阐述学院有组织科研体系及PI团队建设情况及成果。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真题真做-学科竞赛”培养链,推动智能医学工程与雄安医疗资源对接,共建医工融合平台,设立企业导向的“X模块”课程拓展学生就业通道等内容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和初步合作意向。各PI团队负责人或科研骨干:刘峰、陈娅斐、郭苗苗、李明君、张然依次展示团队的科研成绩和待转化成果。

在听取学院五个科研团队的前沿成果汇报后,苑光明院长指出,“从疾病治疗的靶向技术、脑机接口的神经干预突破,到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创新、医美器械的智能化升级,这些成果不仅代表国际学术前沿,更展现出‘医学需求牵引,工程技术落地’的鲜明特色”,并就有组织科研、重点领域攻坚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孙明玉副院长结合新区政策介绍了雄安新区引进人才政策并分析了生物医药企业落地需求。最后,张金书记强调健康学院的团队手握硬核技术,但常困于“实验室与市场间的鸿沟”,雄安研究院正是破除壁垒的关键支点,提出希望以雄安研究院为平台打通"技术与市场壁垒",将转化过程中的“墙”变为“桥”,切实链接科研与产业需求。

立足学校服务雄安新区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双方达成共识:建立“需求牵引、定向攻关”的常态化合作机制。研究院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学院针对性组建攻关团队,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雄安新区大健康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新动能,为服务雄安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714105645.jpg

图文:健康学院  审核:许铮铧 王晖  监制: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