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就业—2025年医工学子企业参访寻梦行:走进五企现场投递简历,解锁职业发展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进一步引导医工学子明晰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9月10日至9月11日,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医工系主任周欢、辅导员谭赛丹带领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材料与智能器件方向全体学生开展“生产实习·企业参访寻梦行”活动。师生一行先后走进天津瑞奇外科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立远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天津华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迈达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家面向介入器械、运动医学、骨科耗材、医美健康和医疗装备赛道的天津医疗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通过实地参观、技术讲解、互动交流与现场投递简历,沉浸式感受企业的发展脉搏与用人需求,为职业规划与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践行“知行合一”,零距离对接产业

10日上午,师生首站抵达健适医疗旗下的天津瑞奇外科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微创外科手术器械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瑞奇外科以“精准、微创、智能”为核心研发方向,其腔镜吻合器、超声刀等核心产品在临床应用中广受认可。在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研发中心、精密制造车间及产品展示厅。从高精度模具设计到自动化生产线运作,从手术器械的微观结构到临床使用场景模拟,技术专家结合实物演示,详细讲解了“从实验室设计到产业化落地”的全流程。“原来课本里的‘生物力学适配’‘器械结构设计’这些概念,在真实器械上体现得这么直观!”田嘉琪同学在观察腔镜吻合器内部结构时感叹。随后企业技术总监、质量、人力的负责人给同学们介绍了职业发展路径和企业的招聘需求。

随后,师生前往熟悉的“老朋友”——天津立远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立远医疗作为专注运动医学医疗器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带线锚钉等产品已覆盖全国多家三甲医院;正天医疗则是天津骨科植入物领域的头部企业,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立远医疗,同学们参观了企业的研发与生产部门,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关于职业发展面对面的交流;在正天医疗,从骨科植入物的3D打印模具到手术器械的无菌包装线,企业工程师重点介绍了“质量就是生命”的生产理念——每一件产品需经过12道质检工序,确保“零缺陷”出厂。“之前上课总说‘医疗器械安全性是底线’和医疗器械GMP,今天看到车间里全流程追溯系统、每台设备的独立检测档案,才真正明白这些知识内容的分量。”杨雯翕同学在参观日志中写道。

11日,师生参访转向生物科技与医学装备领域。上午,团队来到天津华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专注于细胞存储、再生医学技术研发与转化的高科技企业。在企业展厅,同学们了解了“免疫细胞冻存”“干细胞临床研究”“干细胞逆龄”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在GMP标准实验室外,技术负责人通过实时监控屏幕展示了细胞制备的全流程:“从样本采集到检测、分离、扩增,每一步都需在严格温控与无菌环境下完成,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张尚楠同学感慨:“原来我们学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技术’,真的能转化为延长人类健康的‘生命密码’。”

最后一站是天津迈达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眼科与医学影像设备的领军企业,其超声乳化仪、眼底照相机等产品出口至全球50余个国家。在企业产品展示区,同学们通过高清影像系统观察了超声乳化针头在眼球中的精准操作;在研发部,工程师以“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突围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团队攻克核心元器件“卡脖子”技术的故事。“以前觉得‘医学影像装备’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一台超声设备的探头里,集成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信息、信号处理、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这正是我们医工交叉专业的优势所在!”学习委员卓涛同学在交流环节主动提问,并得到了工程师关于“如何提升跨学科能力”的具体建议。

“参访不是终点,而是职业探索的起点。”医工系主任周欢在活动动员会上强调。为帮助学生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所得所用”,两日参访中,周欢主任与辅导员谭赛丹全程引导学生观察企业岗位需求,鼓励“带着目标看、带着问题问”。每家企业参观结束后,师生均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技术骨干开展面对面交流——同学们围绕“专业技能要求”“实习生培养路径”“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积极提问,企业方则结合具体岗位举例说明:“比如我们的研发岗需要扎实的医疗器械基础与加工制造能力,生产岗更看重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而销售岗则需具备医学知识储备与沟通技巧。”

两日参访中,部分学生在周欢主任的帮助指导下,结合自身兴趣与专业方向,向意向企业投递了简历,覆盖研发助理、生产管理培训生、质量检测员、技术支持等岗位。周欢主任表示:“这种‘参观+投递’的创新模式,既能让企业直观了解我们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热情,也能帮助学生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是提升就业效率的有效途径,不用担心学生的简历会‘石沉大海’了,如果双方“配对”成功,同学们可以去企业做毕业设计,积攒实习经验。”

二、从“课堂理论”到“职业认知”的深度进阶 

两天的密集参访,让生医223班的同学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近距离触摸了医疗科技企业的“硬核技术”,更通过与工程师、HR的深度交流,明确了自身能力提升的方向。

“以前总觉得‘生物医学工程’是个‘万金油’专业,今天才明白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医疗器械研发转化链的全面掌握’。”生医223班曲佳怡同学在参访后说道,“瑞奇医疗的工程师说‘好的手术器械是医生手的延伸’,这句话让我重新理解了专业意义。”

“现场投简历的经历特别宝贵!华域生物的HR告诉我,他们更看重‘对生物科技的热情’与‘持续学习的能力’,这让我意识到,除了专业课成绩,主动参与实验室项目、关注行业动态同样重要。”王烁宁同学提到。

辅导员谭赛丹总结道:“这次活动不仅是就业实践课,更是一堂生动的‘职业认知拓展课’。通过走进真实的企业环境,同学们既能看到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也能在与行业前辈的对话中明确努力方向。后续,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医疗器械的合作,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

周欢老师补充道:“目前除了天津本地,包括石家庄、苏州的医疗器械企业都想招聘我们专业的实习生,这也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些医疗器械企业从今年暑假开始给我们培养的学生提供了短期研发实习的岗位,这些都表明学院这几年育人体系建设富有成效,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此次“生产实习·企业参访寻梦行”活动,也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进“产教融合”、和丰富“真题真做”的又一次创新实践。通过带领健康学子走进产业一线,学院不仅搭建了企业与学生的双向对接平台,更引导青年学子在观察与对话中锚定职业坐标,获得前往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与实现的机会,并在实践中成长为“懂技术、有情怀、能创新”的复合型医工人才。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生素养适配产业需求为导向,联合更多优质企业资源开展多样化教学实践活动,为“健康人er”的职业梦想保驾护航!

文字:莫紫瑶   审核:周 欢   谭赛丹  邢成芬  监制:张金